第三天,我們來到位於鳯林的"大榮花園。
經營者是一對退休的老夫妻,開設大榮花園約四年多,女主人黃姐說十多年前在鳯林買了這塊地後,便一直放著,直到五年有次割草時發現了一窩蛋,趕緊停止割草並恢復現場,但母鳥依舊棄巢離去,懷著滿心的道歉,女主人黃姐開始了邁長的孵蛋時光,中間透過野鳥協會的鳥類、植物、蝴蝶專家的指導,不僅在二個月後野放了一隻灰胸秧雞,同時也警覺得台灣自然環境被破壞的嚴重,若能將這塊狗會來拉屎、鳥會來生蛋的偏僻農地,重新營造,生態應該會很豐富,於是,他們決定成立"大榮花園",一個友善的生態環境。
女主人黃姐說做這件事,得夫妻有共同的想法才行,她與先生都覺得孩子們已經外出工作,有了謀生能力,不需要他們的照顧,同時,到了這年紀,想要賺大錢也不太可能了,不如做些有意義的事,讓更多人能一同珍惜自然環境。實在很佩服黃姐夫妻有這樣的愛護大自然的心,也幸好有他們,今天小人們才能上了一課真真實實的自然生態課。
在這趟小旅行中,除了想要探訪不一樣的花蓮外,也希望帶領小人們了解身處的自然環境,因此,出發前便已事先跟黃姐約好,電話中,她還語帶親切地提醒,要我們記得穿長袖、長褲,避免被蚊蟲叮咬..
一早的天氣極好,跟著黃姐的腳步,我們開始探訪大榮花園的自然生態。
在黃姐的帶領解說下,才知原來芭蕉葉上的像蛋捲的葉子裏,住著蝴蝶幼蟲、原來蒜頭發芽沒關係,不但可以吃,也可以拿來種,長了蒜苗,便又是一道炒菜的好料理;還有,台語稱為"路橋"也是極好的青菜,只是它只有一小段可以拿吃,不是整顆都可以吃喔!還有、還有,那玉米要甜美飽滿,跟玉米鬚的多寡有著息息相關,因為一條玉米鬚才能長出一顆玉米粒,玉米鬚愈多,玉米粒也就愈多,而吃玉米,最好是把玉米鬚一起吃下去,那才是最營養的。
對不善廚藝的媽媽,我,可是上了很寶貴的一課啊...
黃姐讓小人們一人拔了一顆玉米,直接品嚐,瑜姐姐吃的津津有味,直說好甜喔!!結束了植物生態探訪,黃姐讓小人們用石頭敲開無患子,用無患子洗手,那無患子竟能搓出泡泡,實在太有趣了!
吃西瓜、手工餅乾,休息片刻,黃姐拿出曬乾的芭蕉葉,讓小人們玩起了滑草,一開始小人們不太順手,還跌了跤,但幾次之後,就玩上手了!!小庭妹,更是玩到不想休息,最後只好讓她坐在芭蕉葉上抬著回來...
接著,黃姐又繼續帶領著小人們去看動物標本,還拿出不少幼蟲給小人們看,並且一一解說,這才知道原來蝸牛是雌雄同體,而且它的天敵竟是螢火蟲幼蟲,黃姐還說這裏沒有光害,下次可以來看螢火蟲! 對於性別概念還不是很清楚的小人來說要了解雌雄同體實在不容易,於是,黃姐請姐姐畫了蝸牛,再依小人們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說明,最後小人們的理解是蝸牛不論男生、女生都是可以生小蝸牛的。
最後,我們用了櫻花樹枝做了樹鉛筆,黃姐還教小人們如何看自己的鉛筆幾歲了、用樹鉛筆去量樹的高度等,小人兒們還當地用樹鉛筆畫畫,突然,姐姐說畫錯了!沒有橡皮擦,怎麼辦??這時黃姐突然拿出白千層的樹皮,一人給了一片,說這是天然的橡皮擦喔!!
第三天的花蓮小旅行,與大自然親近的一天,自然的知識,不僅有趣,更值得學習,這大榮花園,值得一探再探。
為了讓小人們能了解蝴蝶的羽化過程,黃姐特別把即將羽化的鳯蝶送給我們帶回家。隔天早晨,保特瓶裏的鳯蝶已展翅等待,趕緊把小人兒們吵醒,一起歡送鳯蝶回到大自然。
大榮花園-慢城行動,友善生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