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作家韓良露在「台北回味」一書中,以飲食回憶自己居住的城市,把歷史、源流、文化背景通通收束在文字中,寫成一篇篇動人的文章,讓人閱讀後忍不住按文尋找,想品嚐文中訴說的台北滋味,足見飲食的魅力,不單是平常吃食,也是人生回味、技藝傳承與文化累積。

同樣地,想要深刻的認識台東這片土地的原住民文化,飲食也是最佳途境。

13522830_906199252859843_9098209474663048725_o.jpg

位在台東市的南王(普悠瑪)部落,一間名為「沙巴漾的家」的原住民料理餐廳,保留著南王部落500年流傳下來的養生草配方,16種取自於天然植物草,將其烘乾後,成為入菜配方,擔任主廚的鄭春妹說:「這16種養生草只有在南王部落流傳,其他卑南族的部落都沒有,是祖先們的智慧結晶,雖然我是來自阿美族的媳婦,卻相當珍惜這配方,經過多年的鑽研,終於將這些養生草融入餐點中。」

 

14022078_936530976493337_3817553207510442445_n.jpg

IMG_7585.jpg

 

取名「沙巴漾」,鍾仁貴表示這是家族的姓氏,有集合之意,據說在清朝卑南王時期,卑南族分為八個社群,以南王部落為首,當時要集合其他八個社群開會,便稱「沙巴漾」。而以卑南族語來說,有獵人之意,也就是勇士的意思。其實沙巴漾早在20年前,就在今卑南更生路上的正一位置,以茅草屋型態經營部落風味餐。當時卑南族的先生,從傘兵退役,兩人便一起經營餐廳。當時擁有一手好工藝的先生,自己蓋茅草屋、做漂流木桌椅、蓋柴燒窯,加上鄭春妹的好廚藝,累積了不少客人,名聲響亮一時。然而,因為婆婆年邁,需人照顧,加上地主要把地收回,這才沒繼續經營。

但許多熟客仍念念不忘鄭春妹的手藝,有些親朋好友只得常常登門拜訪,只為品嚐難忘的滋味。於是,鄭春妹便在自家的庭院,擺上了2張桌子,專門煮給親朋好友吃,直到姪子鍾仁貴與太太陳沛睛自高雄返鄉後,才又再度經營「沙巴漾的家」。 鄭春妹說:「我想把南王部落留下的養生秘方,傳承下去。」

在沙巴漾主推的原住民風味餐中,皆以16種養生草來調味,從窯烤麵包、窯烤豬腳、柴燒窯滾烤肉、普悠瑪雞湯等等,都能品嚐到專屬南王部落的滋味。特別是普悠瑪雞湯,完全將養生草融入其中,湯頭濃郁且帶香氣,品上一碗,確有提神醒腦之效。然而,這當中鄭春妹花了不少心思,她說:「以前部落的族人用養生草煮雞湯,採切段放入,雖有同樣功效,卻在飲用之時造成不便,大家都得邊喝湯邊把草吐出來,而且也沒有十足吸收養生草功效。因此,我將養生草烘乾切碎,融入雞湯中,採慢火燉煮,如此,品湯之人才能完全吸收養生草的精華。」

IMG_7604.jpg

沙巴漾的料理除了強調養生外,以窯烤為主,在廚房內有一座自蓋的窯,以耐火磚建造,柴燒控溫,像最受歡迎的窯烤烤肉,先將豬肉以養生草調味醃三天,入味後,再進窯慢火烤四、五個鐘頭,將其肉汁封存,如此,吃起來不但肉質鮮嫩,還帶著淡淡的香草味,配搭小黃瓜一起食用,很是對味。

 

IMG_7522.jpg

IMG_7589.jpg

窯烤豬腳,則是鄭春妹自己每天到市場採買新鮮豬腳,同樣以養生草調味醃入味,再進窯慢火烤,烤出來的豬腳外皮酥脆、肉質軟嫩,搭配鄭春妹獨家研發的蒜頭泡菜,讓人吃了會續嘴,是道會讓人一再回味的菜色。

IMG_7607.jpg

IMG_7627.jpg

窯烤麵包,則有六種口味,採用法國麵粉添加裸麥、紅黎,以天然酵母發酵,不加一滴油,水量添加比一般麵包高,約85%,鍾仁貴說:「雖不好塑型,但吃起來口感較Q」,如今,養生的窯烤麵包,也深受在地人喜愛,沙巴漾也提供宅配訂購,讓大家隨時想吃都可以買的到。

10669019_574092302737208_64659041350643484_o.jpg

除了上述的菜色,還有幾道菜也令人印象深刻,像是山地沙拉,以季節蔬菜入菜,這天我吃的是以土鳳梨、番茄為主的涼拌菜,拌入鹽巴、辣椒、香菜,酸甜滋味,十分清爽,鄭春妹說:「這道涼拌菜是小時候我們在田裡常常吃的一道菜,當時都是有什麼蔬果就採什麼,在現地切一切之後,灑一點鹽巴拌就很好吃了。」

IMG_7572.jpg

山地烤鹹魚及山地飯,則是出菜時一定一起上桌,鄭春妹說:「以前族人外出打獵,都是帶鹹魚及糯米飯,搭配著吃,下飯又飽足,才能力氣追尋獵物。」還有一道原住民的法式料理「炒螺肉」,吃起來肉質軟Q、彈牙,口感極佳,鍾仁貴說:「一般原住民螺肉的煮法有三種,一種用炭、一種把殼打破,我們是第三種帶殼下去煮,之後,再一顆顆地將肉挑起,去除內臟後,再川燙滾煮,軟了之後再冷凍起來,吃起來才會有軟Q口感。」而願意採如此繁瑣的處理程序,可見沙巴漾對料理的傳統堅持。鄭春妹也說:「其實我做的每道料理,都是源自兒時的回憶。」

IMG_7566.jpg

IMG_7567.jpg

IMG_7593.jpg

獲選為今年台東綠色餐廳食材獎的「沙巴漾」, 在經營理念上也是回歸過去,鍾仁貴說:「我們想要做的是回到三、四十年前,沒有所謂食安的問題,大家都可以安心的品嚐食物,因此,在食材的來源上,大都自取於天然環境或在地,就像店內野菜、養生草,也是我們自己栽種,不噴灑化學藥物。」

IMG_7647.jpg

草1.jpg

IMG_7666.jpg

我們來用餐這天,剛好遇上卑南族的大獵祭,店家還領著我們到隔壁鄰居看族人是如何編花環,也說了好多關於卑南族以前的故事,特別是卑南王的興盛時期,現今在沙巴漾附近還留有一座石碑,是當時的守護卑南王的守護神之一,有來此用餐,記得要多與店家聊聊,他們十分願意分享部落的故事,因為,透過飲食,再將卑南族的文化傳遞出去,也是店家的期許之一。

IMG_7550.jpg

IMG_7722.jpg

IMG_7745.jpg

沙巴漾的家

地址 950台東縣台東市更生北路653巷46號

電話 08 923 3068

FB:https://zh-tw.facebook.com/sapayanrock/

無菜單料理,需事先預定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eggy 的頭像
    peggy

    一家人在台東的生活點滴

    peg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