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美食」一直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,特別是台南,美食聞名之都,因此,這次的旅行,我們決定譲小人們參與某部分的討論,爸爸覺得「吃」最容易入手,也是最容易了解的地方文化,於是,網路上找了台南美食懶人包,用手機播放照片給小人看,引起興趣、發問討論,接著去品嚐,這過程很有趣,小人們看著照片會詢問這是什麼?經過解說後,他們會互相討論,當然,決定權最大的還是在瑜姐姐,小子與庭妹妹都還太小,但手中握有選擇權這是令人開心的事,旅行中能讓孩子有參與感,才有一起玩的樂趣,不是嗎??
<EVA冰淇淋泡芙、滿福亭日本料理>
旅行的第一天,便是從「吃」開始,炎熱的天氣,總讓人想要冰涼一下,偶然遇上一家賣冰棒的小店,二話不說,吃冰!隨性地坐在一處階梯上,炎熱的八月天,一口一口的舔著冰棒,絕對是享受!!!
接著隨性逛到一間冰淇淋泡芙小店「EVA」,吸引了我們目光,說實話,我們家的媽媽跟小人,對甜食根本沒有任何抵抗力,進入店裏,挑選了巧克力、牛奶、紅豆等店家推薦口味,坐在小小的休息區上,又是一種吹著冷氣吃甜點的享受,是專屬夏天,很讚!
走出EVA,已到了中午用餐時間,爸爸肚子餓了,甜點向來不是他的菜,剛好附近有一家小吃店,於是,我們一家人又坐了進去。原以為小人們應該已經吃很飽了,沒想到,這平民小吃「內粽、炒米粉佐豬血湯」引出了小人們的味蕾,你一口我一口,不吃的連渣都不剩,小人們還棒場地大喊:「老闆煮的太好吃了!」
晚餐時刻,我們共同決定要去品嚐一間道地的日本家常料理-滿福亭!
先端上的「炸豬排」,炸的酥脆外皮包裹住鮮嫩多汁的肉排,咬上一口,外酥內軟,十足美味,沒一會兒就被掃光了!
一碗令人垂涎三匙的茶泡飯,滿滿的海苔中擺上烤過鮭魚,灑上一匙白芝麻,再拌入哇沙米、淋上茶湯,微拌後品嘗一口的爸爸,幾乎沒有停口,一口接著一口,直到碗底盡空。
最後端上的燒肉飯,按老闆指導的順序,先品嘗原味,帶點甜味的燒肉,很好下飯,會不自覺想把它一次吃光,幸好老闆有交待,吃到一半時,再拌入青蔥、白芝麻,拌勻後來上一口,是另一滋味的燒肉飯,口感變的清爽,最後剩三分之一的飯,再倒入茶湯,拌入哇沙米,立刻好吃的茶泡飯出現眼前,一碗燒肉飯變化三種口味,每種都令人驚歎!可見老闆的用心。
當然,前菜的牛肉沙拉、可樂餅,早早就已成為小人們的盤中飱,那瑜姐姐更是每種菜色都一一品嘗試吃,看她停不下來的樣子就知道,這,很合她的胃口!
<台南道地小吃>
第二天的晚上,我們走在夜市街上,尋訪一攤又一攤的在地小吃,莉莉冰果店、泰成水果店、福記肉丸、阿村牛肉湯、炒薑絲牛舌、赤嵌老店棺材板、花枝意麵、花枝豆腐羹,幾乎是想在今晚吃遍所有精典小吃,無奈肚子被撐飽了,只得留待下回。
二日下來,對於台南的美食,小人們下了這樣的結論:
宸小子:台南的老闆都好厲害,煮的東西都好好吃喔!
庭妹妹:好美味喔!
瑜姐姐:嘴巴停不下來,以實際行動表現,餐餐盤底盡空。
<百年早餐店-茀立姆、花月嵐拉麵>
收拾行李,離開了民宿,我們穿梭台南市的小巷弄中,尋覓一間百年歷史老宅,經改造,現今變身成一處極具風味早午餐店,名為茀立姆。
在巷弄中繞了好久,這才找到它。
小小的店面,保留著舊式窗框、木門,刷白的牆面與一幅幅黑底的攝影畫作,很對比,卻把空間的氛圍展現的極好,簡單而寬敞,這百年老屋原是知名攝影師許淵富老師的老家。改造後,前廳有吧台,還有一小塊空間擺放著老舊皮箱、音箱以及各式文創商品,散著濃濃的人文氣息。今日大概是我們來的時段很剛好,沒等太久,便有位子,等待期間店員送上點單請我們先參考,輕食料理的菜單,食材頗講究,大都是來自認證的有機小農,設計也很符合健康概念,大抵跟建築一樣,「訴求品嚐原味」,點了四份套餐,品嚐不同於傳統小吃的美食,手工麵包很對小人們的胃,貼心老闆看出我們很愛,便大方地再送上一份,讓我們吃的極滿足。
最後,中餐品嘗充滿蒜味的花月嵐拉麵,口味較重,湯頭濃郁,整體口感很不錯,大抵來說這三天,我們一家吃的很愉快!